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选拔培育优秀项目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特举办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了规范大赛的组织与过程管理,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大赛作为我院所有创新创业竞赛的校内选拔赛,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培育和孵化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组建学院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库。我院为进入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库的大赛项目,配套相应赛事培训以提高项目质量和可操作性,并为创业项目落地孵化提供相关政策、资源支持。
第三条对纳入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库培育后的优秀项目,学院根据大赛成绩及相关赛事要求,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创业学院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承办单位,负责制定管理办法,举办赛事,遴选优质项目,纳入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库,并根据相关赛事要求择优推荐项目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第五条二级学院具体负责大赛的宣传动员、协调联络工作。竞赛所涉及的二级学院、部门,需积极配合、加强沟通、群策群力,形成参与广泛、运转顺畅、成效显著的竞赛管理体系与运行工作机制。
第三章大赛内容与要求
第六条大赛参赛对象为我院普通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不超过5年的校友。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新创意组和创业实践组。
(一)创新创意组。参赛项目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但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二)创业实践组。参赛项目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
第七条所申报项目能够结合当下热门领域和潜在市场,积极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生产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工业、教育、文创、医疗、服务、经贸、农业等深度融合的创新项目。
第八条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第九条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大赛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申报作品数量不限。以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搭配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团队成员一般为3-15人,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跨学校组队,申报单位一般按项目负责人所在二级学院认定。
第四章组织程序
第十一条宣传发动:学院组织宣传竞赛知识,安排竞赛讲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第十二条公开评选:经宣传报名后,学院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报名项目进行网评、复赛、决赛三轮评审,结果经公示后学院发文公布。
第十三条校外赛事推荐:进入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库培育后的优质项目,学院根据校外相应赛事要求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推荐,推荐名单予以公示。
第五章大赛奖励
第十四条大赛根据参赛报名项目数量和质量,对创新创意组设置金奖1-2名、银奖2-4名和铜奖若干名,创业实践组金奖1-2名、银奖1-3名和铜奖若干名,奖励标准如下:
奖项组别 |
创新创意组 |
创业实践组 |
金奖 |
500元 |
800元 |
银奖 |
300元 |
400元 |
铜奖 |
150元 |
200元 |
学生竞赛奖励由获奖项目排名第一位的负责人根据个人贡献进行分配。所有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将根据学生奖励标准的70%予以奖励,奖励发放给第一指导老师,由第一指导老师按实际指导工作情况自行进行分配。
第十五条大赛按照各二级学院组织及获奖情况,设优秀组织奖3个,优秀组织奖奖励2000元,奖金由二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自行分配。优秀组织奖根据报名参赛项目数占比二级学院总人数情况、入围决赛项目数、决赛项目获奖情况等综合评定。
第六章纪律要求
第十六条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及相应培训,应保证指导时间和质量,不得敷衍、放任。
第十七条参加比赛的学生应遵守比赛纪律,不得无故缺席,与正常教学秩序冲突的,应办理请假手续;违反纪律、无故缺席者,取消参赛资格。
第十八条学生必须诚信参赛,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学院相应的学生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第七章监督、异议和申诉
第十九条创业学院严格按照上述规定做好竞赛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主动接受学校、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
第二十条大赛的参赛队员及指导教师对竞赛组织及公示的竞赛成绩有异议的,自获奖名单公示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向创业学院提出书面申诉。创业学院进行复核,并在接到申述申请书后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对申诉的处理决定。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学院有权使用。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创业学院负责解释,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办法》(浙财大东〔2022〕219号)同时废止。